智能配肥机—历经15年的行业创先者

颠覆传统肥料制造业,什么技术这么牛?

标签:比富得智能配肥配肥机智能配肥机科学施肥
[引用自老王话农资]

我国的肥料生产与销售进入了两个困境:第一,工厂规模化生产和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个性化服务的矛盾无法解决。第二,复合肥将氮磷钾粉状肥料通过能源燃烧高温融溶造粒冷却造成了环境污染、成本增加、配方固定一系列负面效应。为什么不像欧美等发达农业国家只需要将氮磷钾颗粒肥料直接掺混就解决了?

智能配肥机是解决上述两大难题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只要将智能配肥机布局在肥料消费区域,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实现技术传导和质量监管,各种大颗粒原料就可以混配出符合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的配方肥料,中国肥料供应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两年,各类依托测土配方施肥的“互联网+智能配肥”模式正在全国掀起一场颠覆性的肥业新革命。有专家预测,几年后,“智能配肥”将取代现有肥料生产及经营模式,与发达国家同步。

自2013年以来,农业部、工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快配方肥推广应用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建立乡村小型智能化配肥供肥服务网点,开展现场智能化混配服务,满足农民个性化、小批量用肥需求。特别强调,针对年配肥服务能力在2万吨以下或每小时2.8吨以下的基层小型智能化配肥服务网点...不纳入肥料登记和生产许可范畴。2015年,工信部又下发“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化肥企业要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耕种群体的变化,分时推出配肥站现场配制、大户定制、大配方小调整等不同的商业服务模式,创新农化服务模式。

智能配肥是国际肥料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仅是在北美市场上,现在欧洲和亚洲市场中也在快速发展。随着全国土地流转的加快,我国耕地的集中度迅速提升,科学施肥和数字化施肥必将迎来很大的发展潜力,而智能配肥机是极好的载体。

荆州市比富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郑大鹏表示,比富得智能配肥机在2008年进入市场标志着智能配肥行业开始启动,这个行业迅速发展,中化、心连心、中农、云天化、瓮福、烟农等企业响应工信部对化肥企业转型升级要求,纷纷建设配肥站并获得了农民的认可。一些农资经销商纷纷转型,在北方,掺混肥料的比重有的地区达到了60%以上。

比富得智能配肥设备发展到高智能、多型号,而且还有颗粒、粉状混配一体机、油剂营养实时添加配肥机,原料可以做到4种以上,有的可以是5-6种,这样的配方肥除了使用缓控释尿素等高附加值的原料外,还可以把中微量元素、腐植酸等产品配进去,不仅能优化肥料品种结构,还能满足作物多样种植需要,对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化肥零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智能配肥机使农民获得了需要的配方肥料,又使一些高效的原料厂家获得产品快速服务农民的机会。商家通过比富得公司的手机App又可将智能配肥的成果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深化服务。

“智能配肥”通过手机移动终端,把产品、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更有甚者,一些大户要精细化服务的,公司与农业部门合作输入测土配方成果,只要终端服务商打开App,选择测土配肥模式,屏幕就会显示农户的种植信息和地块状况,系统随即生成配方,并发出生产指令。智能配肥机收到订单后,无需复杂操作,很快,一袋私人订制的配方肥便成功下线。

荆州市比富得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智能配肥机的创先企业。目前公司拥有12项专利技术,8项知识产权。经过十余年技术积淀,比富得公司的智能配肥机具备6大软硬实力:

一、称重精准、混料均匀、清料方便;二、体积小,可直接入驻化肥经销商仓库, 不挖坑,不搭台;三、内置人性化智能化软件系统,即是设备的大脑,又可与土肥站测土数据相连接,为农户科学配方;四、操作简便,软硬件高度集成的结合体,不用键盘,语音自动提示;五、使用持久,核心部件多重防锈处理,实行远程指导,设备耐用且性能稳定;六、配肥功耗低,每吨肥只需耗2 度电,配肥只需要1-3人。

比富得“智能终端配肥机”将“氮、磷、钾、有机质、生物菌等”不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可生产尿基、硫基、氯基、硝硫基、缓控释、有机无机肥等各种配方肥料。因为不存在高温融溶过程,效果往往比复合肥更好,成本大大降低。这些就是比富得“智能终端配肥机”物超所值的原因。

“互联网+智能配肥”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配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民投入,顺应了化肥零增长直至负增长的国家大势。

比富得涉足智能配肥设备制造与推广已有十余年的时间,该板块正成为公司发展重点。智能配肥具备“互联网+”和供应链两大优势,前者实现了技术传导和质量监管及信息传递的重任,后者则降低了终端价格,两者共同形成在一线农资销售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根据设备智能化和配方灵活性,智能配肥将更好地让农资商服务于种植面积30亩到2000亩的职业农民。据推测,2030年中等规模种植户的种植面积占比有望超过50%,这意味着2030年智能配肥及类似模式有望占据化肥零售端的50%份额。